据英国广播公司(BBC)报道,一架英国 F-35 战机在上月中旬迫降并滞留印度机场长达五个多星期,在接受维修后,于当地时间 7 月 22 日重新起飞。据机场方面发言人表示,这架 F-35 将前往澳大利亚达尔文,与正在参加"护身军刀"演习的"威尔士亲王"号航母会合。
F-35B 紧急降落印度始末
这架 F-35B,按理说应该是英国皇家海军掌上明珠,是其全球投送能力核心。然而,在一次看似常规的阿拉伯海飞行任务中,它却因为"中途紧急情况"和"技术故障",被迫降落在印度喀拉拉邦的特里凡得琅国际机场。
最初报告提到,是液压系统和辅助动力单元出问题,但随后就有消息指出,这架飞机落地时"几乎耗尽燃油"。这种"燃油饥渴"状态很可能导致其普惠 F135 发动机关键部件受损。要知道,F-35B 发动机和罗尔斯 · 罗伊斯升力系统是其短距起飞垂直降落(STOVL)能力核心,任何一点损伤都可能让这架天价宝贝"趴窝"。
这起事件揭示了先进战机对环境和后勤极端依赖。
这次事件中,仅仅是"恶劣天气"和"燃油不足"这种看似常规的突发状况,就导致其无法返回航母,并最终迫降民用机场。这就像一辆顶级赛车,在赛道上所向披靡,但一旦离开专业维修团队和定制燃油,哪怕是路边一个小石子都能让它寸步难行。
这说明 F-35B 在脱离其预设"舒适区"(航母或设施完备的军事基地)后,脆弱性被放大。燃油耗尽导致发动机潜在损伤更是雪上加霜,揭示了其复杂系统对精确操作和及时补给的"娇气"。
更深层次问题在于英国海上投送能力与后勤保障的脱节。英国航母打击群在印度洋地区执行任务,理论上应具备强大远洋投送和伴随保障能力。然而,一架 F-35B 仅仅因为无法返回航母,就陷入长达 37 天困境,这本身就暴露其随行保障力量的不足。
如果航母打击群无法在远海快速解决其核心舰载机简单故障(初期维修团队未能解决),甚至需要从本土空运团队和备件,这说明其海外行动"韧性"和"自持力"存在明显短板。这并非一个孤立事件,而是英国全球军事存在能力面临挑战缩影。
为什么修个飞机比登天还难?
这架 F-35B 一"病"就是 37 天,为啥?因为它不是你家楼下的电动车,随便找个师傅就能搞定。F-35 维护那叫一个"娇贵",需要专门设备、环境控制系统、校准的起重设备,还有那套复杂自动化诊断系统(ALIS,现在是 ODIN)才能搞定。更要命的是,备件!
初期航母上维修团队搞不定,还得从英国本土空运专家团队和"备件和设备"过来,这趟"专机"直到 7 月 6 日才抵达。这就像你家进口豪车坏在偏远小镇,配件要从国外空运,还得等原厂专家飞过来修,这效率,谁顶得住?
这种维修困境,并非英国独有。美国自己都面临 F-35 维护和供应链巨大挑战,超过 10000 个部件等着修,导致其 F-35 机队的任务妥善率在 2023 年 3 月仅为 55%,远低于目标。
美国国防部面临着维修站建立延迟、设备不足、维护和供应延迟等问题。英国作为 F-35 项目伙伴国,虽然是"大客户",但在全球供应链里,话语权和优先权显然不如美国这个"亲爹"。
英国 F-35 项目也面临着可用性低、工程人员短缺、武器集成延迟等一系列问题。英国国家审计署(NAO)的报告指出,英国缺乏 F-35 工程师和全球备件短缺,这使得问题更加复杂。
为什么英国要让飞机没苦硬吃?
英国 F-35 滞留印度过程中,还有个细节挺有意思。起初印度方面好心提供机库,结果英国人拒绝了,理由是"安全担忧",怕隐身涂层和传感器融合系统等敏感技术泄露。于是,这架天价宝贝就在印度季风的洗礼下,露天停了将近三周,直到实在扛不住了,才在 7 月 6 日挪进机库。
印度空军也一度提议提供临时棚屋,也被拒绝了。这操作,简直是"为了保密,宁可让飞机淋雨生锈"的典范!印度中央工业安全部队(CISF)倒是提供了武装警卫。
这种现象也暴露出盟友间技术互信的局限性。英国与印度虽有防务合作,但 F-35 事件中对机库的拒绝,暴露出在核心军事技术层面,即使是盟友之间也存在深层次的不信任。
F-35 这事儿,还折射出英国整个 F-35 采购和维护项目的一堆"烂摊子"。英国原本计划买 138 架 F-35,结果十几年过去了,到 2025 年 6 月才交付了 37-38 架,连第一批 48 架的目标都没完成,预计要到 2026 年 4 月才能交付完。更惨的是,2021 年还有一架 F-35B 因为"保护罩遗留在发动机内"这种低级错误坠毁了,这可是皇家海军的第二起 F-35B 事故了。
总的来说,英国 F-35B 在印度"度假" 37 天事件,绝非一起孤立的飞机故障,它更像是一面镜子,折射出英国军事力量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。英国仍拥有先进军事技术(如 F-35 和航母打击群概念)以及强大的盟友网络。然而,其军事力量在实际运作中却显得"力不从心"。
F-35 项目采购进度缓慢、维护成本高昂、妥善率低下,加上军队持续的人员短缺和战备水平的下降,都表明英国在将财政投入转化为实际战斗力方面存在巨大鸿沟。这就像一个曾经的武林高手,虽然还保留着几件神兵利器,但内力不足,招式也生疏了,更重要的是,门派里弟子稀少,如今能拿起神兵的人更是寥寥无几了。
倍享策略-炒股资金配资-在线配资平台-a股杠杆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