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汽车市场出了个挺有意思的事儿,上汽通用别克推出了一款全新的新能源轿车,叫做至境L7。
这车一上市,很多人都觉得有点看不懂了。
为什么呢?
因为这款车的定价策略实在是有点出人意料。
它是一款车身长度超过5米,轴距达到3米的大型轿车,按照传统划分,这妥妥的是C级车的标准。
可它的起售价,优惠之后不到17万。
这个价格,通常是用来买那些尺寸小一号的B级中型轿车的。
用一个大家都能明白的比方,这就好比你花买一套标准两居室的钱,结果开发商给了你一套宽敞的三居室,这让很多人一下子就来了兴趣,同时也充满了疑问:别克这是怎么了?
是卖不动了开始清仓甩卖,还是准备拿出真正的实力,在中国这个竞争激烈的新能源市场里大干一场?
我们先来看看这到底是一辆什么样的车。
首先从大家最直观的感受,也就是外观和尺寸说起。
至境L7给人的第一印象,就是它彻底不像我们印象里的别克了。
过去我们提到别克,想到的可能是君威的运动感,或者是君越、GL8那种稳重、商务的感觉。
但这台至境L7完全是另一回事,它采用了现在非常流行的溜背式设计,车身线条非常流畅,配上无框车门和造型犀利的大灯,整个车看起来特别时尚、有科技感,非常符合现在年轻人的审美。
这种设计风格,更像是国内那些新兴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会做出来的产品。
而它的尺寸,长5032毫米,宽1952毫米,轴距3000毫米,这些数据摆在这里,意味着它的内部空间非常宽敞,乘坐舒适性有很好的保障。
可以说,单从“面子”和“里子”的空间来看,它确实是用C级车的标准,来跟B级车进行竞争,这种做法在市场上是很有冲击力的。
当然,一辆车光有好看的外表和大的空间还不够,核心的技术才是关键。
这方面,至境L7也展现出了上汽通用“破釜沉舟”的决心。
最引人注目的一点,是上汽通用方面反复强调,这款车是“百分之百由中国定义、百分之百由中国研发”。
这句话分量很重,它意味着这台车不再是简单地把国外的车型拿过来生产,而是完完全全由中国的团队,根据中国消费者的喜好和使用习惯,从零开始打造的。
这种转变体现在了车的方方面面。
比如它的动力系统,用的是一套叫做“真龙”的增程系统。
简单来说,增程式电动车就是一辆主要靠电驱动的车,但车上带了一个小型的汽油发动机。
这个发动机不直接驱动车轮,而是像一个“充电宝”一样,在电池电量不足时发电,给电池充电或者直接给电机供电。
这样做的好处是,既能享受到电车安静、平顺的驾驶体验,又没有纯电车那样的里程焦虑。
至境L7的这套系统,纯电续航能达到302公里,对于大部分人来说,在城市里上下班开一周基本不用启动发动机,完全可以当纯电车用。
而加上发动机发的电,它的综合续航里程能达到1420公里,跑长途也完全没问题。
更重要的是,它解决了以往一些增程车在电量低时,发动机介入噪音大、动力变弱的问题,让驾驶体验更好。
除了动力,在智能化这个现在大家买车最看重的方面,至境L7也下足了功夫。
在智能驾驶辅助上,它和国内顶尖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Momenta合作,用上了基于最新人工智能大模型的“逍遥智行”系统。
这意味着它不仅能实现高速公路上的辅助巡航,还能在复杂的城市道路上,帮助驾驶员实现领航辅助驾驶,比如自动变道、识别红绿灯、绕行障碍物等,大大减轻了驾驶疲劳。
在智能座舱方面,它用了高通公司最新一代的车规级芯片,保证了车机系统运行流畅不卡顿,反应速度很快。
车内还配备了一个超大的50英寸抬头显示系统,能把导航、车速等重要信息直接投射到前挡风玻璃上,开车时视线不用离开路面,更加安全。
这些智能化的配置,都达到了目前市场上的主流甚至是领先水平,彻底改变了过去合资品牌在智能化方面反应慢、配置低的刻板印象。
那么,上汽通用别克为什么要推出这样一款产品呢?
这背后其实是整个汽车市场格局的深刻变化。
在过去很多年里,合资品牌凭借着技术成熟、品牌力强的优势,在国内市场过得非常滋润。
但随着新能源时代的到来,特别是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自主品牌的强势崛起,市场规则被彻底改写了。
中国品牌在电池、电机、智能系统等领域快速建立了优势,推出的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,这让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受到了很大的挤压。
面对这种局面,如果还按照老路子走,那结果可想而知。
所以,上汽通用必须做出改变,而且是彻底的、根本性的改变。
至境L7就是这个改变的开始。
它背后的“逍遥”超级融合架构,是一个非常灵活的平台,未来可以快速地推出不同类型、不同动力形式的新能源车,就像一个“造车工具箱”。
按照计划,别克品牌在接下来不到一年的时间里,还会密集推出多款基于这个平台的新能源车型。
可以说,别克至境L7的上市,不仅仅是上汽通用推出了一款有竞争力的新车那么简单。
它更像是一个风向标,标志着像上汽通用这样的合资巨头,正在放下过去的姿态,开始全面学习和拥抱中国市场的速度、技术和消费习惯。
它不再把中国仅仅当作一个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,而是真正把研发的重心、定义的权力都放在了中国。
这种“在中国,为中国”的策略,利用中国强大的产业链优势来控制成本,用中国领先的智能化技术来提升产品力,最终打造出一款在价格、尺寸、配置、技术上都极具吸引力的产品。
这对于整个汽车市场来说,无疑会加剧竞争。
它不仅会对同级别的其他合资品牌造成压力,也会让国内的新能源品牌感受到一个强大对手的到来。
而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,这种充分的竞争,最终会带来更多物美价廉、技术先进的好产品,这无疑是一件好事。
倍享策略-炒股资金配资-在线配资平台-a股杠杆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